两地命运一体 港委港代角色更吃重
京华进入「两会」时段。全国*协十二届二次会议昨在京开幕,全国*协主席俞正声在开幕致辞时表示,将进一步密切与爱国爱港爱澳社团及代表的联系和来往,壮大其力量,并及时向港澳委员通报中央关于全国深化改革的重大决策和*协工作情况,充分体现了对香港委员的重视。
香港和内地的经济和民生关系一直密不可分,两地命运一体,共荣共损是不争的事实。港委港代作为本港各行各业代表,多具专业特长,联系广泛,熟悉两地,应在履行责任、共商国是中,大有作为和善于作为,配合国家改革发展的需要,出谋献策、穿针引线沟通两地,增进了解,帮助香港抓住机遇,促进解决深层次难题,并推进两地经济合作向纵深发展,共蒙其利。
本港长远财*计划工作小组昨指出,若本港按目前趋势增加开支,最快7年后出现结构性财赤,最快2027/28年用尽财储,经济增长并须达每年3.1%才可避免结构性财赤。除了严控开支,解决财困的根本之道在于加速发展,做大经济这块饼,而加强两地合作,则是香港经济发展的必由大道。历史证明,香港作为国家联系世界的桥头堡,发挥「走出去」与「引进来」的作用,为国家改革开放贡献巨大,自身亦拓展了腹地,得益多多。鉴往知来,未来香港发展前景同样与内地经济融合程度高度相关。
中央明确提出「改革是中国最大红利」,未来潜力无法估量,亦为港提供了新机遇,更为两地经济合作扩阔了通道,无论是在服务业发展,还是人民币离岸中心建设,都有本港大显身手的空间。下一步,则是要看香港如何发挥优势,跟上国家发展脚步,探求新定位,适应国家改革、转型带来的改变,推进从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到社会民生领域合作的全面升级,并从中得益。最重要的工作,当然是密切两地联系,加强沟通合作,寻找新经济增长点,主动开拓市场空间。港委港代两头都熟悉,正可担当「超级联系人」的角色,凭借对内地*经和社会以及市场需求的研究,汇聚本港意见,及时反映问题,建言献策,促进解决,从而拓展两地交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推动香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俞正声指「将及时向港澳委员通报中央关于全国深化改革的重大决策」,说明香港作为国家改革开放的重要一员,其先行优势和丰富经验,以及独特作用皆不可替代,仍需要大力借助。在新的发展时期,港委港代角色更加吃重,责任重大。
两地往来日益频密,一些误会和矛盾在所难免,港委港代作为两地沟通的桥梁和纽带,发挥协调沟通作用,消除误会,化解争议,也是责无旁贷。近来港人关注内地客容量问题,文化融合方面更出现摩擦冲突,甚至有少数人粗暴对待内地旅客,令两地矛盾升温,影响到双方的正常交流与合作。港委港代熟悉香港社情民意,了解内地状况,易换位思考双方处境与困难,若更多发声,有助两地沟通,减少不必要的误解,从而缓和矛盾。新时期下,港委港代应当认真履行使命,「敢讲话」、「多讲话」,促进两地交流,缓解融合阵痛,使两地关系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