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尼亚拉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新乌合之众丨让人疯狂的究竟是什么节日
TUhjnbcbe - 2024/3/3 16:31:00
白癜风好的专业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yyjs_bjzkbdfyy/

第二十二届世界杯足球赛已经于北京时间年11月20日在卡塔尔首都多哈正式开幕,这是历史上首次在阿拉伯国家和中东地区举办的世界杯赛事,比赛将在卡塔尔境内7座城市的8座体育场举行。卡塔尔的这8个体育场的总容量为8万人,大约相当于卡塔尔公民的总人数,这在该国约00万的总人口(包括移民和其他外籍人士)中占有很大比例。11月21日消息,据外媒统计,世界杯揭幕战有名观众入场观赛。

这让我们联想到了10月29日深夜,首尔龙山区商圈梨泰院有10万人为庆祝万圣节而聚集,继而爆发了韩国史上最严重的踩踏事故。据报道,事故发生在汉密尔顿酒店通往酒吧街的一条宽仅4米、有坡度的小巷子里。目击者称,10点0分左右,这条小巷已人满为患,坡道上方出现推搡,下方人群被渐次推倒,导致事故发生。

全世界平均每年发生4.2起人群踩踏致死事件,导致86人死亡。在年,更是有十数起惨剧连环上演,全球共人因此丧生。朝圣地、演唱会、足球场和庆典现场是踩踏事故频发地点。

法国心理学家、认知科学家迈赫迪·穆萨伊德通过分析年麦加朝圣踩踏事件(62人死亡)指出:诱发此类事件的直接原因是人群密度过高——在“人群湍流”的不稳定状态下,人的身体相互之间形成强大推力,一个人最轻微的动作也能诱发一股冲击力,通过人们的身体扩散。如果几股冲击力交汇,处于交汇中心的人失去平衡,就会引发多米诺骨牌式的崩塌和踩踏。

在《新乌合之众》一书中,穆萨伊德援引了全球各地多起踩踏事件的相关研究,详细介绍了踩踏事件的成因,并提供了人流汹涌中的求生法则。

《新乌合之众》[法]迈赫迪·穆萨伊德著[波兰]雅克·沃兹尼亚克图刘耘译马霆校译中信出版集团-6

踩踏事件的直接原因过高的人群密度

伊斯兰历的每年最后一个月,近00万穆斯林汇聚于麦加,在5天的时间里踏遍这座圣城的各处圣地。连接圣地的道路上终日涌动着巨大的人流,踩踏事件高发。规模空前的人潮在几分钟内足以令数百甚至上千的人丧命,绝不可轻视它。因此麦加也成了大众行为研究学者必到的“圣地”。

分析年踩踏事件录像,画面令人震恐。不计其数的朝圣者在一条大路上前进,他们挨得紧紧实实,密密匝匝,以至于“个人”的概念都失去了意义。人群构成了一个整体,组成这个整体的每一个人却无从辨识。这就像我们观看一条滚滚奔涌的河流时辨别不出单个的水分子一样。

视频拍摄点是加马拉桥头,这座桥位于麦加往东5公里,是朝圣者的必经之地。人们从这里走向“撒旦石柱”,去那儿参加朝圣第三日的一个盛大仪式:信徒要往三根有象征意义的柱子上扔石子。从组织角度来看,这个仪式堪称噩梦:加马拉桥一日之内将有几百万人通过,密度指标高到爆炸。

密度是研究人群特征最重要的指标。我们用总人数除以人群所占空间的面积,得到平均每平方米面积上的人数,并用“人/平方米”的单位来标记。比如巴黎的居住密度是0.02人/平方米。这数字表面看起来不大,不过别忘了,现实中一个地区内的人不是平均分布的,总是有些区域挤,有些区域空。

像火车站广场这样的公共场所,随随便便就能达到1人/平方米。至于地铁车厢里,密度往往高达人/平方米。如果是在日本地铁,这个数字还得翻一番。与每日高峰时段的东京公交系统比起来,沙丁鱼罐头内部都堪称海阔天空任我行。东京地铁里的人是被“推手”(oshiya)们一个贴一个地塞进车厢里的。这些“推手”戴着白手套、大檐帽,穿着制服,是地铁公司专门雇来往车厢里“塞”人的。地铁关门的关键时刻,他们常常几个人叠在一起压上去,把所有体重突然压向门口乘客,直到车门关上为止。到下一站,门一开,门口的人就像压紧的弹簧被突然松开一样弹出车外。

2人/平方米,这是人们能够承受的合理密度,在日常生活中也不时会遇到。这时的人流还像河床中平静的溪流,顺畅前进。片刻之后,越来越多的人集中于此,情况开始变得不妙。

密度到了人/平方米时,人流忽然变得不畅。大队伍轮流经历停滞期和移动期,这种“手风琴效应”,或者叫“走走停停”(stop-and-go),你或许在堵车时有所体会。每过一分钟,朝圣的人群就变得更密集。密度到了5人/平方米的时候,谁也休想往前挪一步了。人群停了下来,就像大风暴来临之前那片刻出奇的宁静。

紧接着,地动山摇。整座人山、整片人海前晃后倒,左倾右摇,人们仿佛站在一块不稳的平台上,止不住地乱晃。潺潺流淌的小溪已然变作激怒的大海。我惊愕地看着密度指标一路飙升到9人/平方米!

这就相当于一个标准浴缸里同时站着14个人,或者一张乒乓球桌上站了8个人,或者60平方米的房子里挤着个人。而这样惊人的聚集从加马拉桥头一直延伸到几十米以外。

发现这种人群震荡现象的物理学家将它类比为液体的涌动,将其命名为“人群湍流”。在这种不稳定状态下,人的身体相互之间形成强大推力,一个人最轻微的动作也能诱发一股冲击力,通过人们的身体扩散。这样的人浪如果撞在一面坚硬墙壁上,接触这面墙壁的人将立刻承受极大的压力,甚至可能被压碎骨头。如果几股冲击力交汇,处于交汇中心的人失去平衡,就会引发多米诺骨牌式的崩塌和踩踏。在加马拉桥上的这一天,许多丧生于人群湍流中的朝圣者是被活活闷死的。

蜂拥,溃散,四下奔逃缺乏规划会导致人群密度攀升

麦加惨剧之后,有些组织者更是把批评的矛头直指朝圣者,批评他们无组织无纪律。社交网站上还能读到围观者感慨说“宗教使人丧失理性”。至于“爱的大游行”,我不时会听到人们感叹:“现在的年轻人啊!”“*品,酒精……一沾上就完蛋。”这是真相吗?我们这里谈到的几桩惨案只能算冰山一角。

要知道,全世界平均每年发生4.2起人群踩踏致死事件,导致86人死亡。在有些高峰年份,比如年,更是有十数起惨剧连环上演,全球共人因此丧生。而且鉴于大型集会的举办越来越频繁、规模越来越大,可以肯定此类事件只会有增无减,受害人数不断攀升。

在所有宗教场所当中,这类事故伤亡最多的当属举办宗教仪式期间的印度神庙。要不是为了神明,那就是为了足球。

跟法国人在文化上比较接近的例子有年的海瑟尔惨案和年的希尔斯堡惨案,南美和非洲的足球场也经常发生悲剧。再有就是大型音乐节和公共庆典,两者造成的踩踏致死人数也都不少:年12月1日上海外滩跨年夜灯光秀,6人;年明斯克啤酒节,5人;年柬埔寨送水节,47人;年谁人乐队(TheWho)演唱会,11人。

让人疯狂的究竟是什么?节日、宗教,还是足球?

事实上,无论是节日、宗教,还是足球,这三者充其量都只能算诱因,是大型集会的由头。事故的原因简单而唯一:有限的空间中集结的人口密度过大。既不怪酒精,也不怪裁判员,一切仅仅是个密度问题。一般来说,每平方米6~7人是某个空间内人群密度的临界值,一旦越界就很容易形成“人群湍流”。如前所述,这种现象对人的身体造成超出承受极限的压力,致人死亡。不管是为了什么集会,比赛结果如何,吉他手现场发挥怎么样,人们喝醉了还是没喝醉,只要密度超过临界值就会造成伤亡。这是力学决定的。

单位面积人口密度是诱发事故的直接原因。可深究起来,是什么导致了人群密度的攀升?我们常常会发现,缺乏规划或人为失误才是背后的原因。仍以麦加事件为例,加马拉桥与周边环境相比,是一个典型的瓶颈。朝圣者由四面八方汇聚至此,人流密度不可避免地激增。在“爱的大游行”过程中,如果组织者没有临时堵截人流,也就不会导致警戒线外人群的迅速堆积,继而酿成惨祸。

年,在加纳首都阿克拉,安保人员向球场外强制疏散不满的球迷时,忽略了体育场有一个出口始终关闭着。结果人群在护栏前越压越紧,人就此丧生。在谢菲尔德的希尔斯堡体育场,大批观众在错误的引导下不断拥入一片已经爆满的看台,96人就这样被压到铁丝网上活活挤死。在海瑟尔惨案中,体育场看台的一侧冲上来一群气势汹汹的足球流氓,惊慌的人群全部挤到看台的另一侧,导致踩踏发生。有时,人群的聚集是由某个外部事件引起的,比如年白俄罗斯明斯克的一场暴雨,年印度萨巴里马拉(Sabarimala)的一场车祸,年印度奈纳德维(NainaDevi)一处围栏的垮塌,年印度佐德普尔(Jodhpur)一堵墙的坍塌,年印度普拉塔加尔(Pratapgarh)一扇大门的倒下。一则简单的谣言也足以引起人群骚动。在年的九夜节期间,印度一寺庙附近的人群中开始谣传桥要塌了,恐慌造成条生命凋零;在年的巴格达,因为人们怀疑有自杀式炸弹袭击,最终导致人丧生。

种种数据表明:踩踏事故很少是人群自身引起的。它根本上是一组致命因素的组合:庞大数量的人群聚集,加上外部事件引发的预料之外的集体运动。

意外事件发生后人群中应该如何求生自救

维特海默其实并不是科学家。他是个生意人,一个特立独行的生意人,专门挑战在拥挤的人群中心极限生存。他让自己置身于危险的高密度人群的最中心,试图全身而退,堪称大众研究学界的迈克·霍恩。

20多年来,维特海默挤过几百场火爆的重金属或硬摇滚音乐会。金属乐队(Metallica)、玛丽莲·曼森(MarilynManson)、潘多拉乐队(Pantera)、黑色安息日(BlackSabbath)、杀手乐队(Slayer),这些最疯狂、最劲爆的乐队演出现场都有他的身影,人称“乐池老头儿”。每次他都站在离舞台只有几米远的位置,那里是人群的最中心,当然也是最危险的地带。现在我就来给你讲几则他从亲身实践中得出的绝境求生方案。

求生法则之一:在往人群中心挤之前,先看好各处紧急出口的位置。一旦陷入人堆,人的视线范围和头脑清晰程度都势必降低,那时候再找就晚了。要知道危急情况下你不一定到得了那个看似最快捷的出口。同时,要注意哪里是人群最密集的区域,哪里又是最直接的脱身路径。

求生法则之二:一旦感觉不适,立刻撤离人群。就算演出还没开始,而你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挤到目前所在的位置,也必须自认倒霉,转身撤退。一旦到了安全区域,别想着回去找落下的东西或同行的朋友。回头只会使情况恶化,没有任何用处。

求生法则之三:站稳脚跟!人群溃散的后果是戏剧性的。在多米诺效应下,没有人想故意踩你,却还是会身不由己地踩上你;你也可能会被旁边人死死压住,直不起身。所以你要竭尽全力保持身体平衡。

求生法则之四:氧气在这种时刻是最珍稀的资源。如无绝对必要,不要浪费氧气!不要无谓地尖叫,大喊救命,即使你想引起附近救援人员的注意,也可以先试着做高举双臂摇晃等动作,有时候效果是一样的。人群挤压力越来越大的时候,尽量将你的两臂抱在胸前,就像拳击运动员的预备式那样,这样能保护你的胸腔,将压力降至最低。

求生法则之五:保持体力。在感觉到人群的“震波”传到你身上时,不要试图抵抗。只要你能确保身体平衡,顺着人群的方向摇摆是更明智的做法。一阵冲击波过后,通常会有一阵短暂的平静,趁这个间隙你可以朝着想去的方向挪动几步。但注意别靠近墙或者其他硬的障碍物,那儿是人最容易被下一波压力压扁的地方。

写在最后

有心者看点滴都是缘分因果,无心者经事事皆为偶然巧合。

什么是巧合?数学家这样定义:“被认为有意义的、出人意料的‘共同发生’的事件”就被称为“巧合”。统计学家则认为:巧合=概率事件-它们随机发生,毫无“意义”,它们总是在发生,并不值得惊奇;“当样本足够大时,任何不可思议的事情都有可能发生”。当边界线触发到大概率范畴,我们认为的“偶然”“巧合”的发生只是时间问题。

聚集是为了分享喜悦,但必要的自我安全救助措施也是要重视起来的。

声明:部分内容节选自《新乌合之众》《人流汹涌》迈赫迪·穆萨伊德翻译

刘耘校译

马霆,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知识分享,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1
查看完整版本: 新乌合之众丨让人疯狂的究竟是什么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