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尼亚拉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麦克阿瑟树敌多,凭什么左右美国战略冷落马 [复制链接]

1#

人的能力总是体现在关键的时候,显示出超出一般人的智慧和应变本事。他们能将不可能转化为可能,甚至通过有限的条件,改变上级的战略意图,表现出超乎寻常的能力。 尽管树敌不少,但其化腐朽为神奇的本事还是令人称道的。

随着盟*在太平洋的反攻势头不减,日本在拉包尔的基地,已经彻底失去其前进基地的作用,变得越来越软弱无力, 对尽早反攻菲律宾充满着期待。然而,一系列不顺心的事彻底打乱了他的计划,该如何化解?就看他的本事了。

太平洋战争遗址

澳大利亚要撤*,让 措手不及。

年11月,就在他踌躇满志地继续向新几内亚北部进攻的时候,澳大利亚总理柯廷突然通知 ,澳大利亚*队将撤出盟*的行动。这对他来说,是个意想不到的大麻烦,柯廷这么做,无疑是釜底抽薪,在“后院点火”。

眼下战事正紧,而西南太平洋战区的地面部队,大部分由澳*组成,这些部队从非洲到亚洲,拥有着丰富的作战经验,一旦撤走,就等于“砍掉了 的一只胳膊”。不要说继续进攻了,恐怕应对日*的反攻都成了问题。这是怎么回事呢?

澳大利亚*队

原来,随着盟*在各方向由守转攻,澳大利亚*队的作用还是很大的。这让柯廷有着十分强烈的优越感,他到美国访问时,恰逢美、英两国举行首脑会议,在其潜意识中,作为太平洋国家一个重要首脑,应该受邀出席高层会议,但他想多了。

非但没有受到会议邀请,而且接待都是“低标准”,甚至会议结束时,连个解释都没有。两个大国的傲慢态度,深深刺伤了柯廷的心。更过分的是,在伦敦也遭到了同样的“待遇”,根本没有人响应他对南太平洋战场的呼吁。

罗斯福与丘吉尔

本来是邀功请赏,争取更大的“实惠”,如今两手空空、无功而返,换做是谁都会怒不可遏。“撤*”,既是对遭到的冷遇表示抗议,也想通过 “敲打一下”美、英两国,“别拿豆包不当干粮,别拿村官不当干部”,引起两国的重视。

知道原委后,明白柯廷只是一时气愤。他将这个情况向上级做了汇报,并亲自登门拜访柯廷,代表美国表达了对澳大利亚的重视,太平洋战场离不开澳大利亚*队的支持。这才平息了“误会”,双方再次精诚团结,继续进攻日*。

但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年初,根据美、英、苏三国首脑在德黑兰会议上的决议,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决定,太平洋战场的重点,将依靠海*从太平洋中部向日本进攻。也就是说,西南太平洋战区将成为次要方向, 在新几内亚的攻势,只能缓慢推进。

这让一向感觉良好的 大为光火。深知其脾气的马歇尔决定亲自前往前线,一是安慰被激怒的 ,二是借机视察西南太平洋战区,鼓舞士气。但让他没想到的是, 居然不亲自接机,连最起码的尊重都没有,这是为何?

马歇尔

首先,作为曾经的陆*参谋长,美国人心目中的英雄, 认为自己有这种“老资格”的待遇,亲自去机场迎接新的参谋长有失体面,尤其是他向来高高在上、目空一切的性格,对晚辈更是不会屈尊“迎驾”。

其次,反攻菲律宾是 梦寐以求的事,也是他向大众夸口许下的诺言,美国高层自然也十分清楚他的想法。如今,否定他的计划,心中的气是一定要撒的,马歇尔既然是高层的代表,那么就尝尝“下马威”的滋味吧。

马歇尔与罗斯福

更关键的还是昔日与潘兴的矛盾。潘兴时代, 没少受潘兴的气,自担任陆*参谋长后,对潘兴一伙极力压制,马歇尔就是其中之一,甚至差点让他“脱去*装”。这样的深仇大恨,换做是谁都会寻机报复,马歇尔对他是从里到外的不满。

不管马歇尔会不会“报复”他,但 把一系列的不顺,都归咎于马歇尔的打击报复。自负的人都是“小心眼”,自然不会给马歇尔好脸色看,他以在前方指挥打仗为由,派人接待了麦歇尔,直到马歇尔将要离开时,两人才见了一面。

潘兴

也不客气,一直抱怨高层对太平洋战场的不重视,物资、人员严重不足,把所有的怨气向马歇尔身上撒。马歇尔也巧妙地将所有的一切,都推到海*金上将的身上。并告知他,参谋长联席会议,还没有最后决定从哪条路线进攻日本。

明白是怎么回事的 ,决定用战果来改变高层的决定。

年2月,在得知盟*的总体战略,将西南太平洋战区作为次要位置对待后,不甘心的 暴跳如雷、牢骚满腹。平静后,他认为,唯一的方法就是,通过实际的战果,来证明自己的想法正确,甚至可以左右高层的决心。

与马歇尔

于是,他命令部队将进攻的矛头来个急转弯,由原来的向北进攻转向西面,并以快速跃进的方式,夺取整个新几内亚。到那时,整个菲律宾就呈现在 面前,美国高层也不由得会考虑改变原先战略,将进攻菲律宾作为主要路线。

“多个心眼”的 ,为了不引起尼米兹的反对,将提前发起的进攻,对外宣称是“大规模的战术侦察”。3天后,他亲自登上战舰指挥部队,向格罗内格罗斯岛的日*发起了突然袭击,2个小时就占领了全岛,并控制住岛上的机场。

日*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盟*在其前哨基地的后方发起进攻。清醒过来后,组织部队开始反击, 一面命令后续部队迅速跟进增援,一面涉水亲自登岛,给坚守的盟*打气助威,守*终于抵住如潮的日*反扑,牢牢地掌握着这个战略支点。

这次偷袭取得了决定性战果,彻底地将日本部署在俾斯麦海域、新不列颠岛和所罗门群岛的8万日*孤立起来。也就是说, 已经死死卡住了日*在南太平洋的“脖子”,光复这些地区指日可待。同时,感到惊喜的还有华盛顿。

/罗斯福/尼米兹

为了尽快肃清该地区的日*,美*参谋长联席会议不得不修改作战计划,第一次痛快地批准了 的计划,并明确命令海*全力支援他的行动。这样的结果,正是 所希望的,他高兴的同时,也不禁对自己的“超能力”暗暗佩服。

再一次凭借“小计俩”,让自己再度成为战场上的焦点,民众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