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尼亚拉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第一次细针穿刺误诊为淋巴结炎的结节硬化型 [复制链接]

1#

▌作者:医院病理科▌来源:华夏病理博客园

细针穿刺开展两年多以来,笔者发生了两次误诊,均为淋巴结病变,其中一例结节硬化型霍奇金淋巴瘤误诊为淋巴结炎。现回顾性分析误诊原因:

(1)患儿8岁,父母主诉淋巴结肿大2年,淋巴结最大直径为1.3cm,活动度好。根据病史和年龄提示为淋巴结反应性增生。

(2)先入为主认为是淋巴结反应性增生,加上穿刺时由于血液稀释导致大细胞难以寻找,背景为淋巴细胞,少量嗜酸性粒细胞误认为血液中的嗜酸性粒细胞。诊断考虑慢性淋巴结炎,建议临床进一步检查(是否为过敏等原因造成淋巴结肿大)。幸运的是患者半月后再次来做细针穿刺而得以诊断(细针穿刺考虑为霍奇金淋巴瘤,活检证实为结节硬化型霍奇金淋巴瘤)(图1-12)。

细胞学标本做出的霍奇金淋巴瘤首次诊断,必须行手术活检证实。细针穿刺对于大多数儿童头颈部包块可以定性诊断(良性或恶性),对于出血较多的病例要加以小心,必要时要再次做穿刺检查。包块的触诊非常重要,包块大小、质地和活动度等对诊断有很大的帮助,必要时参考彩超等结果综合分析。

图1细针穿刺可见小细胞围绕一核仁明显大细胞

图2结节硬化型霍奇金淋巴瘤低倍镜下HE染色

图3结节硬化型霍奇金淋巴瘤低倍镜下HE染色

图4结节硬化型霍奇金淋巴瘤低倍镜下HE染色

图5结节硬化型霍奇金淋巴瘤低倍镜下HE染色

图6结节硬化型霍奇金淋巴瘤低倍镜下HE染色

图7结节硬化型霍奇金淋巴瘤低倍镜下HE染色

图8结节硬化型霍奇金淋巴瘤高倍镜下HE染色

图9结节硬化型霍奇金淋巴瘤高倍镜下HE染色

图10结节硬化型霍奇金淋巴瘤高倍镜下HE染色

图11结节硬化型霍奇金淋巴瘤CD15染色

图12结节硬化型霍奇金淋巴瘤CD30染色

活检标本:显微镜下淋巴结被膜增厚,淋巴结结构大部分破坏,纤维组织增生将肿瘤组织分割成结节状。高倍镜下可见核仁明显的大细胞,背景为小淋巴细胞和较多嗜酸性粒细胞等炎性细胞。

结节硬化型霍奇金淋巴瘤主要发生于年轻人,混合细胞型霍奇金淋巴瘤主要发生于儿童和老年人,淋巴细胞为主型以儿童及青少年多见,淋巴细胞消减型霍奇金淋巴瘤年长者多见。

记得有位老师说过,触摸霍奇金淋巴瘤包块的感觉是绵里藏针。结节硬化型霍奇金淋巴瘤由于纤维组织增生,穿刺时感质地较坚实。穿刺成功的涂片中可见R-S细胞和单核霍奇金细胞。在纤维化区域,质脆的R-S细胞常常失去胞质表现为裸核。背景细胞多为成群的淋巴细胞,可伴有嗜酸性粒细胞和浆细胞等。

组织学:结节硬化型霍奇金淋巴瘤中胶原纤维束从增厚的被膜向内延伸,将肿瘤组织分割成结节样结构,其间分布淋巴细胞、浆细胞、中性及嗜酸性粒细胞,腔隙型R-S细胞,胞质丰富、空亮(在固定过程中往往胞质收缩,使其周围呈裂隙),核仁较典型R-S细胞小。结节硬化型霍奇金淋巴瘤有多种组织学图像,甚至在同一病例的不同区域其组织形态可以有很大的差异。

▌本站欢迎原创文章投稿,来稿一经采用稿酬从优。投稿邮箱:tougao

ipathology.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